2018年7月8日,绿色教育第二期“组串式语文教学”专家专场活动如期举行,北京市大兴区采育协作区、北京市平谷区、河北省廊坊市小学语文名师团队的老师们齐聚大兴区第七中学,共同研讨小学语文教学主张的新走向。
此次活动,由大兴区第九小学张海峰副校长主持。开幕式上,首先由大兴区第九小学闫学英校长致欢迎词。为了本次活动,闫校长从联系场地到组织协调,多次安排部署,旨在为本区域及周边区域老师创造更多与名师对话的学习机会。
绿色教育研究院刘萍院长深入浅出的诠释了组串式语文教学的中心思想,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高度总结了组串式语文教学的核心意义,也勉励老师们认真学习,学有所获。
大兴区小教科李学静科长,从三个方面给予活动评价,首先感谢区域老师们本学期工作的辛苦付出;其次希望与绿色教育的结缘,能再次合作,将更好的课程引进入本区域。最后期待全区教师通过学习,深入打造,推出大兴本土品牌,与专家同台再研,提升区域整体水平。简短的开幕式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由孟强校长带来示范课《秋天》,这篇课文是拼音教学后的第一篇课文,是由拼音学习转入文本阅读的“引桥”和“拐点”,在教材编排体系中具有开篇定向的特殊地位。孟强校长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形象的利用文中插图进行演变,将语言文字与绘本有效整合,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课堂,在写字环节,他生动的用肢体语言和小小歌诀这些孩子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成功地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在训话写话部分,孟强校长用组图形式,引导孩子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综合运用绘本感知、组串整合、歌诀点化等教学策略,实现了图文结合、读用结合、识写结合、古今结合,优化了教学结构,提升了学科素养,环环相扣的梳理,行云流水的设计,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又体现了文中的意境之美,细细品来,实在是精妙绝伦的一节好课!
孟强校长设计运用之妙,在于一心。接下来,他的用心之处,更体现在讲座之中。讲座开始,孟强校长用一段话解读自己:
一颗丹心从教,三尺讲台报国
播智慧、传薪火、育其魂、拓其魄
几多耕耘,几多苦乐
擎立德树人之责
守教书育人之业
无问西东耕耘作
不负此生来过!
他从解字论道开始,从理论思辨到概念界定,从核心策略到关键能力,诠释了教学组串。即为由教材中的某一点,举一反三,串联而成的组串体式的语文教学新主张。上午活动的第二部分,由他带来专题讲座《组串重构与深度构建——组串式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举一反三,量的堆积,始为起点
反三归一,质的聚变,才是关键
再举一反三,以至无穷,方为归旨
语文教学中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练”,每一知识点的落脚之处,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如能在其中断其一指,教深教透,也能达到触类旁通之教学效果。
北京实验学校张兰建老师的《渔歌子》一课,获得了第三届绿色课堂杯特等奖的殊荣,张老师与课程的相融,已然是达到与古诗文浑然一体,诗中有歌,歌中有词,词中有景,景中喻意……水到渠成的表现方式,让人觉得这不仅仅是一节课,更是一场古诗词的视听盛宴,韵律之美、色彩之美、诵读之美、字词之美。深挖课堂的背后,每一点的设计都体现这节课的异彩纷呈!
第四届绿色课堂杯一等奖获得者薛芙蓉老师,带来《临死前的严监生》,在她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成长”——教师自我发展的成长,教师专业学习的成长,教师课堂教学的成长!看到了“成全”——团队与教师的成全,学生与教师的成全,团队与平台的成全!看到了“成就”——个人魅力的成就,组串语文的成就,绿色课堂的成就!薛芙蓉老师的完美蜕变,就是“在一起,有力量!”最好的诠释!
课后,现场的老师们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孟强校长一一回复,他提出:教学的主体是常态课,但研究课的价值在于“淬火效应”,这样的冷处理,在静心思考的过程中幡然醒悟,思想和理念都得提升。换言之,常态课讲究求实,研究课讲究出新!听完这样的诠释后,给人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恍然大悟之感。
“看似寻常最崎岖,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句诗用于孟强校长和他的团队最为贴切,组串式语文的课堂看起来并不热闹喧嚣,但课后细品其中却清奇峭拔,孟强校长的教学主张看起来朴实无华,但却内涵深厚,犹如静水深流,饱含了多少艰苦的构思才换来今天的粲然可观!
接地气是本活动老师们最大的感受,所谓生命在场、课堂在场,只要我们多接一点底气,我们的课堂就会更加落实,充满语文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