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课堂 关注心灵成长
绿色课堂是新一代课堂教育教学模式,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与生机、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的课堂。其目标是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和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方法和规律,以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和谐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出发点,在德与才、智与情、身与心等诸方面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构建绿色课堂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教室充盈民主的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还给师生,让课堂成为成长的乐园。
一、绿色课堂的四大要义
1、绿色课堂是全面、和谐的
在教育过程中,突出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全面关怀的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全面和谐发展,使教育教学的综合教育影响力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要在和谐基础上产生共振,进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
2、绿色课堂是开放、民主的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通过开放学习时空,开放学习环境,开放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心态,开放教学评价,让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与心理品质的和谐发展。教师把尽可能多的学习内容、时间、空间给学生,把发问的主动权给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潜能得以激发,才能得以展现,智慧得以发展。教师要有民主的教学作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有自由发表意见、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权利。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个体生命平等地去对待、去尊重、去理解、去相信。让体罚、羞辱、歧视远离课堂、远离教育,满足学生的全面需求。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以人文本的绿色教育。
3、绿色课堂是活泼、生动的
在教育过程中,活泼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的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处于和谐状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过程中,学习内容不知不觉的被吸收,变苦学为乐学,提高了学习兴趣,在愉快中学到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绿色课堂是自然、人性的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因人而异,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人性的和谐发展。学生在教师爱的阳光的普照下,将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施展出自己的特长,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每天微笑着学习,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在他们的心中,学习是快乐的,生活是美好的。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小心翼翼的呵护每个孩子的发现与点滴进步。使课堂教学充满智慧、充满灵性,成为教师和学生最美的精神栖息地。
二、构建绿色课堂的三项基本原则
1、学生本位原则。
绿色课堂以学生为本位,在设置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力求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通互融,力求彰显每一位学生的独特的个性,让课堂的绿色环境作用于每一位学生,产生认同和顺应,还学生以课堂主人的本真地位。
2、尊重学生原则。
学生是整体的人,有学习能力、探究欲望、创新潜能、独特个性,因此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畅所欲言地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
3、依靠学生原则。
绿色课堂要依靠学生的参与。环境育人,人又创造环境,依靠学生体现了学生与环境的共生性,在一系列的参与中,外在的社会规范与学生的天性得到统一。
三、绿色课堂的四大基本特征
1、整体性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活动和环境等彼此有机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首先,课堂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人类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段经历,不能把课堂从整个生产活动和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割裂出来。其次,教学活动是师生、环境、课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利共生、彼此统一。师生与环境是交互影响的有机体,把环境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研究和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重视教学环境与学生主体的条件关系以及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主体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发生相应的变化;师生之间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形成相互适应的有机体,教师在以某种方式成功地塑造学生的同时,学生也以相应的方式在教师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实现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表现出生命的丰富性与成长性。
2、多样性
绿色课堂多样性表现为学生主体发展的差异性。课堂面对着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有差异的学生以及呈现出的有差异的发展,就必然是多样性的。关注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育对人性发展的遵从。因此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鼓励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自我规划未来的能力,是绿色课堂呈现的基本样态。
多样性还表现为教学资源、教育手段的丰富性。绿色课堂把学习的过程看做是一个整体,这样就使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育资源,学生独特的生活、教师渊博的知识、课堂精彩的生成以及课堂进行中的一切偶然,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
教学的评价的多元化也是绿色课堂多样性的重要体现,这主要指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在“生生为师”的课堂上,同伴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各种评价形式共同组成课堂评价机制,推动学习的发展。
3、协同性
教室的物理环境与师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协同性,教室的光线、音响、课桌椅的排布形式等各种物理环境的变化,必然引起师生学习的强度、效率等方面的变化;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在情绪情感上的变化也具有协同性,比如,课堂上师生情绪情感交织形成的心理场,教师上课激昂,学生会受到感染而情绪高涨,当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教师的情绪也难免被带进低谷。
4、共生性
绿色课堂尤其关注主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主要体现为师生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互相依存、积极合作、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方的生命活动,也是价值活动。对教师而言,这种活动价值的实现,部分地依赖于学生的发展,离开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生命活动价值就难以实现,也失去了重要依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共同成长是系统中的主要样态,但是在教育资源有限、教育主体重叠的条件下,教育主体为谋求发展必然产生竞争、排斥的行为。绿色课堂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状态,合理利用主体之间的竞争关系,实现全体学生的和谐共同发展。
四、绿色课堂的五大构建策略
1、尊重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与生生之间都要发生联系。如果师生关系密切融洽,那么学习气氛就会活跃浓厚。如果学生受到老师赏识,他就会以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如果学生爱戴教师,教师就会以同样的热情回报学生。如果教师能把“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作为职业守则,就能以“养成教育”塑造人,“爱心教育”温暖人,“创新教育”培养人,“理想教育”鞭策人,“挫折教育”锻炼人,“赏识教育”激励人,“协作教育”团结人,“礼仪教育”亲和人,“责任教育”督促人,学生就会尊敬教师乃至于崇敬教师,这种尊重、崇敬能够使师生关系其乐融融,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兴趣是构建绿色课堂的前提
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引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师,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爱学,为绿色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3、主动是构建绿色课堂的主体
绿色课堂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有发展的潜力,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开展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他们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4、互动是构建绿色课堂的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当学生感到独立思考出现障碍时,知识需要拓展时,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很好的完成任务时,最能激发起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这就是最佳合作契机。
合作学习是否有效,取决于是否合理分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科学指导(小组长的培训、讨论交流展示的方法等等)、有效调控(课前预习情况的掌握、学情了解、参与度的把握调整)和多元评价。
5、发展是构建绿色课堂的目的
绿色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氛围;主动的学习态度为学生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而绿色、主动的目的在于发展。发展性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体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通过课堂教学形成教师爱教、会教,学生爱学、会学的良性循环。
五、绿色课堂中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绿色课堂要求首先把学生应该享有的权利还给学生:
1、自由表达与展示的权利。
学生是处于主体首席位置的,应该享受的第一个权利就是话语权,即自由表达思想、情感、观点、意见、看法的权利。把课堂的话语权交还给学生之后,老师才可能让每一位学生充分活跃起来,实现“兵教兵”、“兵练兵”,达到最后的“兵强兵”的自主学习目的。
2、随时质疑和争辩的权利。
在动态的课堂学习、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对同伴、同组或对教师提出自己的疑难,进而在第一时间内搬掉学习与思考中的“拦路虎”。当然,围绕学习内容与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等,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意见,提出自己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实现思想交流,方法互补,智慧碰撞,多元学习,多重提高。
3、自选学习内容和安排活动的权利。
绿色课堂允许学生走出自己不感兴趣的、已经学会的知识之外,重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有时甚至可以走出教室去阅览室自由阅读。
4、偶尔出错或“越轨”的权利。
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把学生当作产品加工,是不允许学生出错的。一旦有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或“亮黄牌”警告。绿色课堂尊重学生,尊重人权,尊重学习规律,允许学生在尝试错误或失败之后不断进步。
5、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的权利。
绿色课堂的真正主持者是学生自己,评价方式可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学习效果检测可以自己命题,自己检测;考试方式和时间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
把这些权利落实到位了,学生在绿色课堂的学习地位就得到了保证。课堂就会出现“三个共存”的局面:一人为师和生生为师共存;一问一答和“七嘴八舌”共存;桌位整齐排放与多元组合共存。
绿色课堂提倡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学生以学为主,而学习需要自觉,学习需要主动,学习更需要付出。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拓展、创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必须有高度的注意力,强烈的上进心,百折不回的毅力与顽强拼搏的精神。学生要视这些为学习与成长的义务,学生也必须尽好这份义务。
六、绿色课堂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绿色课堂不只呼唤学生主体角色的真正回归,同样呼唤教师主导角色的真正回归。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实现的四个角色转换:
1、由“老师”转变成“导师”、“导引者”。
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向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方向转变,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状态,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这样的角色转变,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需要的、到位的、温暖的服务,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创设自由、和谐、快乐、尝试的绿色体验场。
2、由“前台”转到“后台”。
绿色课堂的活动主体和展示主体是学生。教师的活动更多地应该退居到“后台”。在课前利用自习、预习课帮助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提供各种学习服务、建议组织各种学习的形式、点拨学习中的困惑。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课前像教师备课那样去学习、准备和反复实践,然后才会有课堂上学生展示的精彩。
3、由 “主讲”转变到“善喻”。
过去教师以讲为主,以善讲为荣。现在我们要回归到“教”的本义上去,研究“喻”,以“善喻”为追求。课前辅导时,做到巧妙引导而决不牵着学生鼻子走;预习复习时,做到规范要求而决不压抑学生的自由发展和个性张扬;课堂上学生无法解答问题时,做到适度启发、打开思路而决不把答案和结论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在教师创设并参与的新颖独到而又和谐的“教喻”之下会心得之,形成高峰体验,进而排除学习障碍,收获成功的快乐。
4、由关注学生学习转变到关注成长。
教师从关注眼前的成绩转变到关注学习者的生命状态,目光从“短视”到“远视”。教师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与学习,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关注每位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意志、注意力诸方面的变化,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是否科学,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主动围绕学生健康、和谐、快乐、幸福地学习和成长这一主旨设计课程和开发课程资源。
有了学生权利的回归和教师角色的转变,绿色课堂的建设就会成为可能,课堂的研究与开发,就会成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真正关注的焦点。
七、绿色课堂教学的四步操作程序
1、激活思维,自主预习
教师要紧扣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图画、音乐、故事、小品表演等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预习。采用调查式、实验式、领任务式、学习小组合作式、分层次式等多种积极主动的预习形式,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尝试,掌握基础问题,提高对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形成正确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好基础。
2、激发情感,引发求知
教师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和谐自然地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以“趣、疑、美、奇”的导入点燃学生的情感与思维的火花,从而引发学生对知识强烈的探求欲望,为进一步学习创设有利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状态。
3、绿色互动,引导探知
延续了前一阶段的最佳感情境界,抓住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学习情绪高昂的有利契机,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精神状态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或其他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这一阶段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情感推动力,合理组织教材,优化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双方交流互动,和谐统一,引导学生探求知识,推动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4、运用新知、启发创新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与思维的规律,养成创新思维习惯,能够举一反三,在质疑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针对效果反馈,适时给予新的心理刺激,使学生求知欲望保持下来,并延伸到课外,逐渐演变成一种创新的需求和能力。
八、绿色课堂的五种言语评价
衡量绿色课堂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讲的是否精彩,而在于学生学得是否主动。课堂言语评价直接、快捷、高频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方式。
1、启发式的言语评价
对于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言语评价要有启迪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矫正学生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点,帮主其深入思考,在思辨中经历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体现“为了学生的发展”,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单纯的检查和评比。
2、导学式的言语评价
教师导学式的言语评价,既是对能使用良好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学生的肯定,也是向全班同学提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一种途径。借助言语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导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把明理的过程渗透到教学实践中,避免直接的说服性教育。
3、激励式的言语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精辟恰当的点评,善于捕捉其中的闪光点,用真诚个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其自信心,激发上进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知不足”而明确努力方向,让学生沐浴在激励的爱河中。
言语评价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激励言语科学的发挥,不廉价施舍赞美之词,不滥用统一的标准盲目衡量,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赞赏有度、符合个性特征。一般地说,优秀生——赞誉鞭策,学生回答“正中下怀”时延迟评价;中等生——肯定激励;困难生——宽容厚爱,让学生微笑着站起来,体面地坐下去。
4、幽默式的言语评价
教师运用幽默风趣的言语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的交流,获得求知的快乐,更好的调节师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和谐的课堂氛围。
5、交互式的言语评价
绿色课堂的评价是一种互动的多元过程,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教师。学生评价别人需要倾听别人的发言,在课堂上处于能动状态:需要学会欣赏别人,发现生命的灿烂;需要学会做人,获得进取的力量,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学生评价自我——自省,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帮助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其自我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课程对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适应终身学习的价值。学生评价教师,教师与学生交换角色,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有助于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促进教师的成长和成熟,正所谓“教学相长”。
绿色课堂运用言语评价激活课堂,优化教学课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言语评价在尊重、宽容和引导中进行,在欣赏、平等和激励中进行,在自主、幽默和开放中进行,焕发出绿色课堂的生命活力和无限生机。
九、绿色课堂的四重教育境界
1、课堂要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幸福乐园
绿色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展现成长的美丽、享受成长的快乐的幸福乐园。在这个乐园里,生命的个性得到尽情地绽放,成长过程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在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中,成功与欣喜彼此分享,困惑与苦恼共同承担。在开放的活动中,学生们向问题和障碍的山峰发起思维上的冲锋,知识积累和学习经验不断地被激活,他们走进学习的殿堂,与人类崇高精神交流,享受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2、课堂要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美好田园
绿色课堂从根本上来讲是由教师来推动的,其追求与不断完善,必将促进教师的成长,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田园。在这个田园里,教师播撒着爱的种子,因为有爱充满了信任,弥散着民主,进行着有智慧的耕耘,成就了生态课堂学生的精彩,最终收获的必将是师生幸福而完整的人生。
3、课堂要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庄园
绿色课堂建设可以实践并创造出面向全体的课程体系,可以锻造出拥有创新智慧和教育大爱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培育出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对绿色课堂的追求过程,是学校走向高品质的过程。
4、课堂要成为师生共同成长和学习共同体的精神家园
绿色课堂的研究把“幸福而完整的人生”引入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 “幸福”,是指在课堂的学习中,师生都得到发展,生命在进步中实现了尊严;“完整”既是师生知识能力的完善、身体的健康、心灵崇高的完整,也是赋予课堂活动为整个美好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重大意义。
总之,绿色课堂是有思想,有灵气,有个性,有实效的课堂。绿色课堂的构建是一场持久的、复杂的攻坚战,需要我们教师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建构绿色课堂,让它成为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放飞个性的沃土;让它成为师生情感交流、学生打开心扉体验生命滋味的乐园。学生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大教育的视野看,教师也是学习者,而且应该成为先行的永远的学习者。教师只有融入学生的学习实践中去,才能体味和领略教学的神圣和精彩,绿色课堂必将成为师生共赢、共振、共生的心灵成长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