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怎样才能高效教学
摘要: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变化,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但在课堂教学中也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等现像不断出现。特别是物理学科学生普片反映枯燥无味,特别难学,也不能很厚的应用所学习的物理规律。所以我们广大教师有必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现在就怎样在物理课堂中怎样进行高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实践体会。
关键词:高效教学 预设物理玄机 问题主导 开发小课题 创新思维 探究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逐渐活了起来,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用心观察便可发现,某些所谓的“新课堂”仍明显带有剧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新型名称的课堂教学在本质上仍沿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改革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现象。
新课程改革中高效教学包括三种含义:高效果,高效率,高效能。高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高效率: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在时间、精力的投入与教学效果的对比。高效能: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效率高不高,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我认为“高效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到课本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让学生有兴趣的学习知识,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在轻松气氛中获得发展与进步,在娱乐中掌握学习方法与技能。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应把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实践和小课题研究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从这一角度出发我浅谈物理教学高效性的实施途径。
一、准备有趣材料,预设物理玄机,调动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奇秒生动的物理,对好奇学生来说,充满着吸引力和刺激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物理知识中蕴含的情感和美感,以物理知识的“奇”与“秒”,去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引起新兴趣,产生新欲望。美国心里学家教育家布卢姆也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提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歌德也说过“那里没有兴趣,那里就没有记忆”所以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学生有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学习,才能更好的记忆,记忆才更加深刻。
例如在学习“电阻大小与温度有关”的知识时,利用导线把一节干电池,一个2.5v小灯泡,一个滑动变阻器和一个光敏电阻(事先没有告诉学生)连成串联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得小灯泡刚有发光趋势。然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用什么方法可以使灯泡亮起来”。学生们答案很多,有的学生说:“改变滑动变阻器,把电阻调小”。有的说:“把电阻换小点”。有的说:“再加一节电池。”同学们都抢着回答。这时我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不变动现有电路情况下,你有办法使电灯亮起来吗?”这时学生陷入沉思中,没有了声音,瞬间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我用手电筒照射电阻,灯亮啦。这时我告诉学生,这个是光敏电阻,光敏电阻在光的照射下电阻变小,灯就亮啦。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突然大增,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最后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常见的楼道灯说明光敏电阻的应用。
将学生悉知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学生能迅速进入思维发展的“最近区”,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所以我觉得“准备有趣材料,预设物理玄机,调动学习兴趣”是高效教学的一条途径。
二、问题主导,分工协作,探究学习。
课程改革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用协作的学习的形式,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参与思想,开展协作学习,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基础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认为:讲授和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协作学习,是基础物理学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当今物理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的心理动力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中的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营造探究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究。
最高效的学习方式就是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并在思考中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宋朝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要对知识有深刻认识,就要自己亲身经历,实践操作。探究性学习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习研究自然的方法和技能,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须的探究能力;同时,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在高中课堂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物理学来源于生活,并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进步。所以我觉得在高中课堂中进行探究学习要做到“问题主导,分工协作,探究学习”这十二个字。也就是带着问题去学习,收集资料,对问题答案进行猜测和假设,然后有目的实验来验证。所以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先提出问题,避免漫无目的的探究。
比如在学习安培力大小的时候,我采用问题主导,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我先给出三个问题。一是保证导线长度和电流不变的情况下,探讨磁场的强弱与安培力的关系,二是保证导线长度与磁场强弱不变的情况下,探讨电流大小与安培力大小的关系,三是保证电流大小与磁场强弱不变的情况下,探讨导线长度与安培力大小的关系。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探讨,有趣的是,在实验的时候我没有给学生提供电流表,但是在实验探讨的过程中,有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出要求要电流表和刻度尺,他们要记录电流大小和导线的长度,这是我没有预想到的,说明这组的学生是有创造性和创新思维的,我给了他们最大的鼓励。最后每个小组都得到非常准确的结论,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将物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既让学生学习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所以我觉得“问题主导,分工协作,探究学习”是有效教学的一条途径。
三、开发小课题,培养自学能力,增强自主学习。
新课标规定的课程目标是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的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应把学生的个人经验、生活实践看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适当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这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表明:单向接受的知识是不牢固的知识,不能转入长时记忆和有效内化。人只有在与他人合作过程中,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比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时候,我在班上进行了一个小课题的研究“安装制作双控开关和三控开关”,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制作安装一个双控开关和三控开关,要求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自己上网查询,经过一周的准备学生们到实验室做实验,每个小组都取的成功,有的小组不仅制作成了三控还成功实现了五控开关电灯的制作。有的小组还进行了创新,安装成功了两种不同的接法,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结果,从课题的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让学生明白了串联电路的结构,不仅电阻可以并联,导线也可以并联,导线的并联可以实现电灯的多控。研究完成后学习电路知识,学生轻松多了,也更加有兴趣,原来物理与生活这样紧密相连。
又比如在学习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时,我也进行了小课题研究“简易电动机的制作”经过学生在网上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全部制作成功了简易的电动机。学生们再来学习线圈的转动时我就简单的处理了公式的推导,转动方向学生们早就在课题研究中判断清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前预设教学内容,把一些知识以小课题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提前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还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有时候还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开发小课题,培养自学能力,增强自主学习。”是高效教学的一条途径。
高效教学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服务意识,还要明白学生都是天真可爱的,都还有“玩”的天性,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的意识。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多给学生创造一点思考的空间,多给学生留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活动实践的余地,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一些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获得“我做过了,我成功了”的感悟。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① 金铎主,《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② 张宪魁 王欣,《物理学方法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③ 陈奋策,《基础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